日前,由杭州师范大学主办、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承办的“循脉——中国画教育‘课徒稿’文献展”在浙江美术馆拉开帷幕。
作为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,本次展览以“循脉”为主题,通过四大篇章展现了中国画教学的“课徒”理念和“课徒稿”文献。1200余册纸本和电子书籍,以及148件浙江美术馆馆藏作品和现代名家原作的集中亮相,旨在让观众通过多样路径去感受中国画创作的时代面貌,触摸中国画教育的传统文脉。
开幕式上,杭州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应飚表示,“课徒稿”是中国美术教育中极具特色的传承方式,本次展览的举办正是推动中国画教学体系建设、深化教育改革的一次有益尝试。项目负责人、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王中焰认为,展览围绕“课徒稿”这一独特视角展开,其意义不仅仅是展示技法图谱,更是对中国画艺术精神源头的深度探寻。
随着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李翔宣布展览开幕,展区正式向公众开放。漫步展厅,“师承传习,以古为范”篇章呈现了古代中国画师承传习中出现的“粉本”和“画谱”。“守正开新,中西会通”篇章展现了20世纪初,在新式学堂教育体制下,美术家们从不同路径探索中国画教育现代转型的过程。“教育思变,服务人民”篇章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,美术家们在“百花齐放、百家争鸣”的文艺方针下,通过写生突破传统课徒程式、总结新法的创新成果。“多元语境,时代新篇”篇章则聚焦20世纪80年代后,中国画教育现代转型的诸多成就。
展览开幕当日,学术研讨会在浙江美术馆举办,与会专家学者们围绕“中国画教育体系与当代实践”等话题进行了深度交流与探讨。
据悉,展览将持续至8月16日,之后还将在内蒙古美术馆、福建龙岩美术馆巡展。
(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荣池 通讯员李玉)
启远网配资-怎么配资-浙江股票配资平台-长线配资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